当前位置:首页 > HR资讯 > 企业专访 > 正文
专访友邦保险CEO:深耕中国回归寿险根本
作者:莆田人才网 时间:2013-7-1 阅读:

魏革军: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首先请您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保险市场以及保险监管的变化趋势给予一个总体判断。

杜嘉祺:好的,那我们就先从全球保险市场谈起。谈到全球保险市场,不可避免地会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其影响极为深刻。后危机时代金融去杠杆化,金融创新变得非常审慎,全球保险市场与全球经济呈现趋同走势。欧美步履维艰,尤其是欧洲,而中国与亚洲则持续增长。保险公司外部经营环境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保险公司面临巨大挑战和多方压力:一是监管趋紧、资本限制。二是来自股东的限制,股东期望高企,要求有稳定的高回报,试图更深地参与经营,确切知道自己所持股份的投向。三是市场风险加大,不确定性以及各金融市场传导的风险持续困扰保险市场。不少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债券和股票创收以支付保险赔付,而股市下跌带来保险投资等大幅缩水。金融危机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至今仍未结束,其对每个市场参与者来说都是很好的教训,给我们这些保险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把事情做得更好。

金融危机之后,监管机构就建立全球系统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其实这在欧洲前后已经讨论了十多年的时间。2009年11月欧洲议会批准了偿付能力Ⅱ的初步法律架构,最近偿付能力Ⅱ的实施时间又被推迟, 目前时间表还没有定案 。同时,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采用了一个共同框架,希望成员国家采用全面的保险监管原则以及26类保险监督管理的核心原则。这些原则力图确保一个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但IAIS并没有法律上认可的强制力,因此并不能够强制成员国家采用该些原则。

欧洲部分偿付能力的法规调整是属于针对个别市场的监管措施,目的是为了保护它们自己的市场。这些法规条例,不是为亚洲市场而设计, 也不一定适用于亚洲。在过去,亚洲监管机构常以欧美的模式作为借鉴,如今不一定再适用了。欧洲和美国陷入的经济困境,很大程度上与其市场的特殊因素有关。事实上到今天他们还在辩论偿付能力II是否适用。坦率地说,欧洲某些保险公司的疲软表现与偿付能力Ⅱ给它们造成的压力有关。

这些监管措施甚至导致部分欧洲公司退出亚洲寿险市场,对当地市场带来负面的冲击。友邦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充分发挥了保持市场稳定与持续发展的作用,去年友邦就在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收购了两家欧洲公司的寿险公司业务。这些收购亦符合友邦扎根亚太地区的全盘战略,进一步巩固了友邦在该地区的领先地位。将来如有合适的机会,友邦还会继续在亚洲扩展业务——包括自身业务拓展和并购等等。

亚洲监管机构需要因应不同的市场特性和阶段性调整监管体制。例如欧洲国家在制度层面上已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但该制度的巨额负债也使得欧洲的监管模式浮现问题。中国保监会现正研究设计第二代偿付能力体系,积极考虑中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反复征询保险公司及其他市场参与者意见。对此我极为欣赏。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差别很大,保险领域实行全球统一的标准为时尚早。对于我们来讲,无论是哪一种监管,核心内容基本趋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要自始至终。

魏革军:您曾经做过英国保诚保险公司六年的CEO,现在又是友邦的CEO,对寿险有着独特的理解,您怎样看寿险业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贡献度,寿险在一国经济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杜嘉祺:与金融市场其他行业相比,寿险的主旨略有不同。中国在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我25年前第一次到中国相比,变化很大。无论是股票市场、私募股权、债券市场,还是寿险市场都发展迅猛,令人刮目相看,各监管机构功不可没。然而,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特别是人身保险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身保险目前在中国内地市场渗透率只有1.8%,远低于韩国、中国香港的7%和10.1%。保险没有普及也体现在中国高储蓄率上,中国家庭部门储蓄率高居18.7%左右,美国只有6.5%。而且大部分储蓄是以银行存款和短期储蓄的形式存在的。

寿险的第一个核心功能是满足消费者的保障要求,为可能发生的意外,人身意外、医疗支出等来提供保障;此外也为退休和养老提供保障,鼓励定期且长期的储蓄。中国目前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医疗养老方面还存在资金缺口,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扩大社保的覆盖范围,但难以独担所有的保障功能。所以我觉得应该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缺作用。保险与储蓄提供的保障功能并不完全相同。一份保单从你第一次支付保费开始,就能够提供保单涵盖的保障;而银行存款只能在积累到一定的规模、数额之后才能够为你提供保障。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也符合中国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政策。保险可以帮助降低储蓄率,从而促进消费的扩张。换句话说,保险行业的发展是有助于国内经济更多地进行消费的。在中国目前城市化和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寿险的第二个核心功能是作为长期资金的来源,使保险资金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人身保险的债务都是长期性的,大多数给付是在保单生效后很多年才发生,所以长期的债务需要久期匹配的长期资产投资。我认为债券市场应该是保险公司匹配长期债务主要投资的渠道。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应当加快步伐,以配合保险投资及经济要发展需要。

泰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泰国主要是依靠短期的资金流入弥补经常账户的赤字。当短期资金、特别是银行的短期贷款停顿时,就会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在后危机时代,泰国致力于实现经常账户盈余,深化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泰国如今主要通过长期的资金来源来维持账户的平衡。友邦保险是泰国市场上的长期投资者及泰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在危机发生中和发生后,我们跟泰国的财政部通力合作,开发政府的债券市场。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泰国获得了更多经济复苏所需的长期资金,我们获得长期的投资,以匹配我们在泰国的长期债务。

中国现在不需要依靠短期外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却面临过度依赖银行借贷的问题,因此应该深化债券市场改革。作为市场的一分子,我们乐意也应该为此提供支持,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来源:http://www.ptrcw.com | 关闭